
王小川:「百小应」发布后,我对超级应用有新的画面感
王小川:「百小应」发布后,我对超级应用有新的画面感5 月 22 日,百川智能发布新一代的基座大模型 Baichuan 4,并推出成立之后的首款 AI 应用——百小应。
5 月 22 日,百川智能发布新一代的基座大模型 Baichuan 4,并推出成立之后的首款 AI 应用——百小应。
本周可能是AI领域的”黄道吉日“。继OpenAI、谷歌、字节的AI产品发布后,本周最后一位选手——腾讯,也终于上场。
在 4 月 27 日召开的中关村论坛通用人工智能平行论坛上,人大系初创公司智子引擎隆重发布全新的多模态大模型 Awaker 1.0。
今年 2 月份,OpenAI 发布了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 Sora,并放出了第一批视频片段,掀起了 AI 生成视频浪潮。目前,Sora 仍未进行公测,只有一些视觉艺术家、设计师、电影制作人等获得了 Sora 的访问权限。他们发布了一些 Sora 生成的视频短片,其连贯、逼真的生成效果令人惊艳。
4 月 26 日,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 V3.5 的功能上新,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面向用户各种场景中高效获取信息需求,发布首个长文本、长图文、长语音的大模型,能够支持文档、图文资料、会议录音等各种信息来源的快速理解和学习,还能够结合各种行业场景知识给出专业、准确回答。
4 月 26 日,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 V3.5 的功能上新,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面向用户各种场景中高效获取信息需求,发布首个长文本、长图文、长语音的大模型,能够支持文档、图文资料、会议录音等各种信息来源的快速理解和学习,还能够结合各种行业场景知识给出专业、准确回答。
近期,多模态大模型 (MLLM) 在文本中心的 VQA 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,尤其是多个闭源模型,例如:GPT4V 和 Gemini,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了超越人类能力的表现。
ChatGPT 拉开了大模型竞赛的序幕,Meta 似乎要后来居上了。 本周四,AI 领域迎来重大消息,Meta 正式发布了人们等待已久的开源大模型 Llama 3。
2022 年底,随着 ChatGPT 的爆火,人类正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。然而,训练大模型需要的时空消耗依然居高不下,给大模型的普及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。面对这一挑战,原先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流行的 LoRA 技术成功转型大模型 [1][2],带来了接近 2 倍的时间加速和理论最高 8 倍的空间压缩,将微调技术带进千家万户。
最近,华中科技大学和金山的研究人员在多模态大模型 Monkey [1](Li et al., CVPR2024)工作的基础上提出 TextMonkey。在多个场景文本和文档的测试基准中,TextMonkey 处于国际领先地位,有潜力带来办公自动化、智慧教育、智慧金融等行业应用领域的技术变革。